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主页 > 文化新闻 >

趣话古代护照

发布时间:2024-09-21 03:10:14 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作者:admin

  【谈文绎史】

  作者:任多(全国移民管理文联会员)

  近期,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的国产单主机游戏《黑神话·悟空》十分火爆。金池长老、黄风怪、牛魔王、红孩儿……游戏中一个个熟悉的角色,带着我们重新走了一遍唐僧师徒西行之路。

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——我们现代人出国旅游需要办理护照和签证,唐僧师徒一路西行途经那么多国家,他们需要办护照吗?古人出国,是凭什么证件通过重重关卡的呢?

  读过《西游记》的人一定会对“通关文牒”这个词印象深刻。书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,走过“九国三地”,历经九九八十一难。这一路上,无论是妖魔作祟,还是美人拦路,师徒始终不忘“倒换关文”——在自己的通关文牒上加盖所到国家的玉玺。如果我们仔细琢磨唐长老这套“倒换关文”的流程,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——出境时携带一册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,途经的国家需要在这份文书上加盖某种戳记,回国时用戳记佐证自己的行程。这不就是今天持用护照出境入境的流程吗?

  那么,中国古代的护照真叫“通关文牒”吗?要弄明白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知道,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护照。今天我们所说的护照,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旅行证件,用以证明持证人的国籍与身份,一般由国家签发。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历朝历代都有与护照功能类似的证件,但是这些证件都不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护照。它们与护照最本质的不同在于,古代所谓的“护照”,既是国际通行使用的证件,又是域内通行的证件。也就是说,古人不仅出国要用护照,在国内各个关口之间通行也需要身份凭证。

  作为一项国家管理手段的实体形式,古代的“护照”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和形制。早在夏商时期,护照的雏形已经出现。据郭沫若考证,甲骨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。商朝驻守边关的奴隶兵“僖”往返于京城与边关之间,报告军情、传达指令通过关隘时,需要出示通关凭证“牙璋”。

  自周朝至秦汉,通关凭证变成了“节”和“传”。《周礼》中明确了以节为主,以传为辅的通关凭证制度:“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,以传辅之。无节者,有几则不达。”在各地区之间行走,必须持有节,用传辅助节,没有节的人遇到检查就不能通行。

  根据《周礼》记载,节既是诸侯派遣使者的凭证,也可以作为在各个关口之间通行的证件。作为出入关口的凭证时,根据不同使用场景,对节作了分类——出入国都城门或关口时使用符节,运输货物用玺节,通行道路用旌节。从这些记载来看,作用最接近于“护照”的当属“符节”。

  至于传则是官方签发的出境及投宿驿站的凭证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战国时期,孟尝君麾下门客众多,各有所长。在他被秦王囚禁期间,其中一位门客从狗洞进入秦宫,盗取秦王的白狐裘,赠与秦王宠妾,以求宠妾为自己说情。在宠妾的劝说下,秦王释放了孟尝君。司马迁在记录这个故事时,特地强调了一个细节:“孟尝君得出,即驰去,更封传,变名姓以出关。”孟尝君得以脱身时,思虑非常周全,特地更换了封传,以此变换了身份。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,“封传”可以视为当时离开秦国的身份凭证。

  在“万国衣冠拜冕旒”的唐朝,国际商贸活动中出现了一种与现代护照相似度更高的通行证件,可它的名字并不是《西游记》中的“通关文牒”,而是一个我们相对陌生的名词——“过所”。其实关于过所的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,训诂学家刘熙所著的《释名》中就对过所的作用作出解释,“至关津以示之也”,意思是出示给守关者查验的文件。虽然过所源于汉代,但到了唐朝才被广泛使用。据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“盛唐之制,天下关二十六,度关者从司门郎中给过所,犹汉时度关用传也。”从这段文字中,我们可以看出,唐朝的过所已经取代了节和传,成为出入关口的凭证。

  唐朝的过所必须注明持证人的姓名、经过的地方和出行目的,颁发人需要签名、钤印、标注日期。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现代护照的关键信息。从命名的角度来看,过所与英文中的“passport”也极为相似——“passport”直译为“过港”,而根据《说文解字注》的解释,“过,为度,经过之谓;所,为处所”,恰与“passport”不谋而合。

  唐朝的过所制度十分严格,按照规定,申请人万一丢失过所,就要被拘押扣留,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。无过所者将被视为“私度”,被查获就要治罪。有趣的是,唐朝最著名的“私度人员”当属《西游记》中唐僧的原型唐玄奘。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根本没有《西游记》里与皇帝“拜把子”的排面。由于没有通行证件,他只能混迹于商队之中,甚至曾经被守关的士兵射伤。

上一篇:千里莼羹与末下盐豉——一道汤菜里的文化故事
下一篇:五台佛光寺东大殿

最新资讯
阅读排行
广告位